主办: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 承办:重庆市綦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新华网重庆频道 华龙网
您的位置: 綦江首页>>
凯旋归来的抗美援朝英雄贺宗武
2025年06月11日 08:52:34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周铉 责任编辑:马小玲 作者: 阅读量: loading

贺宗武的立功证书等。通讯员 周成慧 摄

贺宗武与志愿者交流。通讯员 廖代银 摄

2023年11月30日,志愿者们为挖掘永新“八景”村的历史文化(详见本报2025年5月21日、28日,6月4日第四版《綦江“八景”风物的追溯》系列考证),上门拜访了羊马坪“八景”变“十景”的主导人贺国治的孙子,抗美援朝军人贺宗武,他给我们分享了永生难忘的两年军旅生涯。

初上战场,新兵迅速成长

1951年,贺宗武与本村的郑登国、王家东一起,应征入伍抗美援朝。新兵们初上战场时,看到敌机不分白天、黑夜地空袭,炮弹从对面打来,被吓得全身打抖、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老兵们眼里的新兵不但脸色卡白,还眼神游离手脚无措,严重的被吓得脚趴手软“一坨绒”,有的两腿僵硬挪不动,甚至有的还尿了裤子。现在想起那些“怂样”,人性使然,印象之深,一辈子也忘不掉,今天说出来,也不怕人讥笑。

在老兵们的指点下,新兵们才明白迫击炮是直上直下,榴弹炮是抛物线,只要善于观察,找到一个掩体躲着就行了。老兵们还利用敌人的炮击现场教学,让他们注意分辨声音:听到“呜儿呜儿”的响声时,就叫他们警惕,说这是炮弹已从远方飞来,攻击点要待后续声音判断;听到“沸沸沸沸”的声音,就叫他们立即抢机躲避,因为炮弹已经很近,很快就要落地了。

几番下来,新兵们就都豁出去了,又找回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生龙活虎青壮劲头,只听指挥,当冲则跃前直冲,该躲就灵机寻躲。从此,地主家庭出身的青年学生贺宗武,开始脱胎换骨,在卫国保家的战场血火洗礼下,逐渐成长起来。

生死穿越,传来军功喜报

贺宗武是志愿军19兵团63军189师566团通讯连的电话员,军长傅崇碧,政治委员龙道泉。四川老乡蔡长元是师长,看到他就喊四川人,一下子就拉近了首长与士兵的情感距离。“我听起来既舒心又激动,浑身像又增长了一股蛮劲,恨不得在战场上一直冲在最前面,赶走美帝,保家卫国。”贺宗武回忆道。

贺宗武所在的通讯连共有100多人,下辖一个无线电排,两个有线电排,还有一个徒步通讯排,以及一个骑兵班。那时候中国的无线电技术还很落后,敌人一干扰,信号就中断。“战场信息传递主要还是靠我所在的两个有线电排。前线在哪里,线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架通到哪里。”贺宗武自豪地说。

执行任务时,除了要跑得快,钻铁丝网外,还要躲地雷。既要防隐蔽在树枝上的绊脚雷,晚上还要严防照明雷,自己被炸死事小,暴露目标连累部队,失去战场优势就惨了。

1952年某个夜晚攻打六〇高地时,敌人的多管炮覆盖范围有一公里宽,半小时打一次,目的就是不准我们运动部队。贺宗武与一位东北兵接通线路后返回时,遭到敌人的炮击,硬是凭声音、找掩体,选择最佳时机,就近跳进先前的弹坑躲避炮火,逃过了生死劫。

一五九高地离板门店阵地约有四公里半。志愿军驻地离高地还有一公里远。1952年攻打高地时,贺宗武就与一位湖南兵搭档,强行穿越一个被敌人火力封锁的没有掩体的200多米长的开阔地,到前线重接被中断的线路。某段接通,另一段又被敌人炸断,如此反反复复,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狙击,好在一直没有失手。其中一次,炸弹就在身边落下,吓得他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因表现比同行的湖南兵更优秀,贺宗武被授予三等功。

混进特务,遭受狂轰猛炸

1952年保卫开城回来,贺宗武又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

四面里中学的师生来部队联欢慰问,混进了特务,看到通讯连有很多电话线通往外面,误认为是前线指挥所,成为敌人必须立即拔掉的目标。

第二天早晨刚亮,一架指挥机,八架轰炸机轮番扑来,在上空盘旋一圈就放炸弹。贺宗武和战友紧急躲进防空洞里,一波接一波的炮弹震动非常之大。

幸好他们已经不再是新兵,战场经验足够丰富。战友们立即背朝洞口,迅速将背包等物品垫在身体下方,用肘部支撑身体,保持头部和胸部离地的侧身卧倒方式,同时双手抱头夹住耳朵,闭眼、张口,最大限度地保护耳膜和头部,尽量降低次生伤害。即便这样,指导员的耳朵、文化教员的鼻子也都被震出血来了。

当志愿者们不明白为什么强调卧倒的方式时,贺宗武娓娓道来,“如果俯卧或者仰躺,身体与地面接触面积过大,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扩散,通过地面传递到人体,会对内脏器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瞬间致命。”

敌机的炸弹投完后,又用火焰喷射器、机关炮打。火焰喷射器是一种气体武器,从飞机上打下来,着火点长达10多米,草木都要被烧焦。一个报务员就被火焰喷射器瞄中,烧得只剩下两尺来长的焦尸。

直到所有的弹药都用尽后,敌机才撤离。我们跑出来一看,才知道是B52重型轰炸机,留下的弹坑直径都有七八米,防空洞都被炸毁一个。

历尽艰辛,耄耋不减风华

朝鲜的冬季,零下四十多度,小便解出去立刻就会结冰,耳朵等处必须要用防冻膏。战士们怕烤火暴露目标,只有靠八斤重的棉衣棉裤保暖。

如果需要挖工事,即使结冰有一两尺厚,此时不得不生火把冰烤化了才挖,这就是提着命干了。为了尽量减少暴露的风险,只得搭棚,既要防火,又要防烟飘到空中。

行军都在晚上,白天睡觉时,选择斜坡上,挖好排水沟,雨布摊在下面,两人一起睡,下雨就在头上扯张雨布。入伍时发的行军雨布,被不良商贩以次充好,质量差得浸水。

刚上战场,运输线就被敌人切断,吃的也供应不上,只有大麦炒熟后磨细的炒面,泡冷水直接喝,很难吃上一次肉。一年后运输线才得以完全恢复,战士们这才吃上米饭,换上了好雨布。

一个师只有一个医疗所,离前线还有二十来公里,大多伤兵只有依赖简单的战地救护。坦克炮打过来,弹片锋刃特别快,像刀片一样飞过来,躲闪不及的,脚杆、手杆都被直接剪断。1952年保卫西海岸挖山洞时,一名战士两只脚都被烈性炸药炸断了。这些都只好直接往祖国送。

战士们还与朝鲜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方便交流,也学会了一些常用的朝鲜话,比如阿玛妮是妈妈的意思,老乡喊阿巴、阿里嫂。开城保卫战下来,贺宗武的脚长满了水泡,痒得抠烂了,行动困难,营房又没建好,被安置在老乡家里住。“那个阿玛妮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至今都记得,她把家里仅有的包谷煮给我吃,那个味道,不是现在的山珍海味能够比拟的。”贺宗武深情地回忆道。

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终于迎来了和平。贺宗武退伍后被安排在盖石洞电站工作,至今已有95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在幸福生活的滋润下,成为柳宗元笔下的“鲐背鹤发成童儿”了。

文/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2| 0| 704229| 4605112|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506/11/18933581-d3cf-4fe2-9a63-7a5ab899c6e7.jpg.1|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506/11/18933581-d3cf-4fe2-9a63-7a5ab899c6e7.jpg.1| | 0| 18933581-d3cf-4fe2-9a63-7a5ab899c6e7.jpg.1|

2| 1| 704230| 4605112|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506/11/2eee016c-a0ed-442b-9771-f88a40ca472a.jpg.1|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506/11/2eee016c-a0ed-442b-9771-f88a40ca472a.jpg.1| | 1| 2eee016c-a0ed-442b-9771-f88a40ca472a.jpg.1|

大美綦江

版权声明: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旗下綦江日报、重庆綦江网、綦江日报数字报、重庆綦江手机报等媒体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如需转载或使用,须经本中心书面许可或授权,并须按许可要求标明出处。已获授权者如改动本中心刊发的文章或标题,敬请标明。
对不当使用者,本中心保留依法追究之权利。
精选图片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 ...
关爱未成年人 给孩子 ...
相约绿色 健康出行
一点一滴汇聚你我之力 ...
推荐新闻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 重庆东站综合交通枢 ... ·习近平会见厄瓜多尔总统诺沃亚
·习近平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 ...
·学习·故事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重庆东站、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今日投运 “2 ...
·大区大县挑大梁|基层执法从“看得见管不着”到“ ... ·重庆瞭望|交通强市,重庆再提速!
·重庆:大区大县挑大梁 ·重庆第1眼 |“智”绘三夏好“丰”光
·第1眼深度 | 渝新欧再启新程 助力亚欧合作开 ... ·微纪录片|习近平的土地情
 
X
一起来挑错-向网站管理者举报本条信息有错

举报电话:023-87265530
举报邮箱:qj872655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