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 承办:重庆市綦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新华网重庆频道 华龙网
您的位置: 綦江首页>>经济发展>>
三江街道:小红薯蕴育大能量 乡村振兴有“薯”光
2024年07月09日 08:47:06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周铉 责任编辑:吴双 作者:

小红薯,带动大产业。近年来,三江街道将红薯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突破口,通过精细化培育、机械化耕作、产业链生产、规模化种植,让曾经的“土疙瘩”摇身一变成为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薯”,富了乡亲、兴了乡村、美了农村,乡村振兴绽放“新薯光”。

机械化耕种育出丰收“金苗苗”

前不久,在三江街道寨门村红薯种植基地,大型农机在田间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红薯种植起垄工作快速完成。

产业发展,技术先行。2023年,三江街道完成高标准农田一期改造提升项目5000亩,立足村域实情和市场状况,引进“商薯19”号优质品种,对栽种技术进行革新,采用平栽、浅栽的方式增加产量。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三江街道培训持证农机手15名,成功组建第一家农机生产合作社,实现红薯机耕、机防、机收一体化。

“以前人工生产劳动强度大、损耗高。现在街道推行全机械化生产,机器挖出来的红薯不破皮、不受伤、完整漂亮,红薯价格大大提高,让农户不仅解放了双手,还实现了增收。”寨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小刚说。

全链条生产解锁产业“大发展”

“我们红薯加工厂主要是做淀粉、粉条等系列产品,把产业链拉长,增加红薯附加值,为集体经济带来收益,促进乡村振兴。”在三江街道复兴村,该村干部及农户进行着红薯清洗、粉碎、渣浆分离等工序作业,期待着红薯“大变身”。

2023年3月,三江街道组织领导干部、种植业主到彭水县实地调研村集体经济发展,学习其红薯加工技术,探索属于三江街道红薯产业发展路径。经过多次调研,该街道决定在复兴村新建红薯加工厂,项目总投资225.7万元。该加工厂拥有集“清洗—粉碎过滤—烘干”于一体的全自动红薯加工设备,同时配备了净水设备、污水设备前后段保障设施,每小时可加工红薯5吨。成品粉条可卖12元一斤,淀粉可卖8元至10元一斤。

“红薯加工厂的运行,实现了全链条生产,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带动辐射了周边群众产业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链条,促进红薯产业再升级,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三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规模化种植开启甜蜜“致富路”

“现在村里有了产业,用工多时可以为周边农户提供3000多人次的就业岗位,在收获季节每亩红薯能够收入4000余元,实现就业增收。”朱小刚告诉笔者。

为有效解决群众就业务工问题,三江街道采取村集体带动产业发展的方式,由村集体免费发放薯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定价收购、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等服务,解决红薯产销难题,鼓励农户发展红薯产业,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随着红薯品种的改良和市场的热销,红薯价格持续走高,产销两旺,经济价值不断彰显,农户种植红薯的热情不断上涨,红薯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初步形成。“今年发展淀粉红薯1400余亩,目前已经下种,预计红薯产量2100吨、红薯淀粉400吨,产值近400万元。”三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种下共富“薯光”,收获致富希望。在三江街道,一幅产业兴旺、宜人宜居的乡村振兴靓丽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特约通讯员 彭东燕

大美綦江

版权声明: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旗下綦江日报、重庆綦江网、綦江日报数字报、重庆綦江手机报等媒体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如需转载或使用,须经本中心书面许可或授权,并须按许可要求标明出处。已获授权者如改动本中心刊发的文章或标题,敬请标明。
对不当使用者,本中心保留依法追究之权利。
精选图片
相约绿色 健康出行
一点一滴汇聚你我之力 ...
多彩綦江同心同梦,食 ...
文明礼让斑马线 一个 ...
推荐新闻
·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习近平主席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全面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 谱写 ...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新思想引领新 ...
·焦点访谈丨弘扬“上海精神” 深化睦邻友好 ·联播观察|聚焦上合 看“汉语热”究竟有多热?
·微视频|“上合”之路:多向奔赴 ·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 ...
·习近平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反响热烈、意义深远!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习近平主 ...
·第一视点丨世界一流强港是如何在改革中炼成的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雨林里的改革探索
 
X
一起来挑错-向网站管理者举报本条信息有错

举报电话:023-87265530
举报邮箱:qj872655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