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林村的“新活力”
2024年05月07日 09:13:26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周铉 责任编辑:周祥章 作者:

4月28日,东溪镇福林村的福留果蔬农场,赵福龙和农场负责人彭宗强交谈产业发展情况。记者 张静 摄
“老彭,最近四季豆长得好不?要上市了不?”“长得好哟,半个月后就可以卖了……”4月28日,在东溪镇福林村,驻村第一书记赵福龙路过福留果蔬农场,熟络地和农场负责人彭宗强打招呼。农田里,连片的四季豆成行成列,长势喜人。
“这是我们村的种植大户,前两年返乡发展的年轻人。”赵福龙向记者介绍。
前些年,彭宗强在外做工程,手里有一些积蓄。2022年9月,响应号召回乡创业,流转46.8亩土地发展种植业,主要种植玉米、豇豆、四季豆、莴笋、菠菜、包菜、西瓜等时令果蔬。
如今,彭宗强的农场为周边2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不仅如此,他还与重庆现代化农业技术装备研究院合作,由研究院在土壤改良、育种育苗、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村民也从中受了益。应该在什么地方修排水沟,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村民种植的果蔬不仅品相好了,产量也高了。
当下彭宗强正和村上合作建数字化大棚,以后村里的辣椒、四季豆、西瓜等育苗都能在这里完成。“越做越有干劲!”彭宗强说。
在福林村的另一头,同样返乡创业的“80后”张元英,正在为打造梦想家园而忙碌。“以后,我会将我的镜头聚焦乡村发展。”张元英说。
在此之前,张元英通过运营账号、网上直播等获取不小的关注度,营收数据不错。“福林也有很多好景好物可以拍,家乡建设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去年,在赵福龙的劝说下,张元英选择回乡发展。
“我正在改造老屋,这也是我的创作素材,希望大家能从我的镜头中找寻到儿时的记忆。“张元英说,年轻人就是要敢想敢闯敢干,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美丽的家乡。
和本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不同,赵福龙是加入福林村的外来“新鲜血液”。2021年7月,从区委办公室派驻到福林村驻村,赵福龙开启了不一样的工作赛道。上任后,大大小小的村中事务,让他忙得不可开交。向村民宣传政策,引导村民发展产业,组织开展环境整治……熬夜加班是常态。
“我们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比如村里主要的粮食和蔬菜产区没有水渠,无法进行大面积灌溉,还缺少机耕道等,这些都制约着村里的发展。”赵福龙心里清楚,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基础,而产业要发展,必须补齐基础短板。
这些年,赵福龙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2.5公里的水渠修起来了,大大提高农田生产效益,促进增产增收;全村道路通达,还安装上路灯,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问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乡村颜值得到大大提升。
此外,随着市级、区级重点建设项目福林水库开工建设,将为福林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施展拳脚,在田间地头挥洒青春汗水,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福林村发展了辣椒、萝卜、高粱、油菜、莲藕、西瓜等果蔬产业500余亩,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70余万元,有力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村集体创收5万余元。村集体还成立了重庆夕羽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承接水渠、防火水池、村级公路保养等项目,每年收入超20万元。
“年轻就有无限可能,我们的战场可以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也可以在鸟语花香的田间地头。”“政策好,我们都还年轻,更要加油干!”“年轻人就要有理想、有干劲,脚踏实地、大步向前。”……对于福林村的未来,大家都充满信心。
记者 张静 邓大伟 实习记者 唐斌皓
1|
0|
697964|
4585746|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405/07/dcd7b270-c630-48d1-85b8-80df99fed6c8.jpg.1|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405/07/dcd7b270-c630-48d1-85b8-80df99fed6c8.jpg.1|
|
0|
dcd7b270-c630-48d1-85b8-80df99fed6c8.jp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