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 承办:重庆市綦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新华网重庆频道 华龙网
您的位置: 綦江首页>>科教文卫>>
龙登山(一):众说纷纭话得名
2024年04月17日 08:45:53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周铉 责任编辑:覃宁波 作者:

文化服务志愿者正在查看龙登山示意图。

清乾隆《江津县志》卷十九《艺文》载《游龙登山》。

江津、綦江交界处有一座龙登山,地处綦江河左岸,其核心区属于江津区贾嗣镇龙山村,虽以864.2米的海拔赢得贾嗣最高峰的鳌头,但在渝南黔北的大山中并不出众。不过,其因皇帝登临而得名的传说,历代文人众口铄金,讲得绘声绘色,让你不得不信。

宋太祖赵匡胤,常登此山?

经查明万历九年(1581年)《四川总志》卷之九江津部分,“龙登山,治东百里,宋太祖潜时常登,故名。”这是因宋太祖登临而名说法,见诸史志的最早记载,距今至少有443年。其后的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四川总志》卷之三《山川》,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梓版、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再校《四川通志》卷二十三《山川》,均有基本相同的描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江津县志》,均沿袭省志,足见经得起考证。

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宋太祖,即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建立宋王朝的赵匡胤。不过,此说经不起历史逻辑的推敲。北宋统一的过程,是在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5年),由将领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辖境包括今四川、重庆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孟昶。翻遍北宋历史,其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没有到过西南地区的记载,连微服私访的可能性都没有,更何谈常登?显然,龙登山绝不可能因宋太祖赵匡胤来此而得名。

朱元璋丢玉玺,栖居此山?

龙登山下的綦江永新镇紫荆庙,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微服私访,路过山脚的渔茨溪,恰逢暴雨,溪水猛涨,不慎将皇帝玉玺掉入溪水中,玉玺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官凭印,没印就做不了皇上。他只好先就近上山,边做和尚边寻印玺。

不久后的一天,渔茨溪边的胡渔夫运气特别好,第一网下去,收网时越收越重,“看来今天搞到着了!”胡渔夫满心欢喜地自言自语道。渔网拉上来之后,却只有一条大红鲤鱼。“一条鲤鱼,再压秤,也不可能这么重呀?”胡渔夫满腹狐疑,抱起这条鲤鱼,“往日打上来的鱼,更大的都有,哪有今天这样沉甸甸的手感?”

打鱼还得继续,胡渔夫只好把鲤鱼放入溪水浅滩的竹编鱼篓中,又下了第二网。还未待收网,“哇”的一声传来,似婴儿哭泣。四周张望,并没有发现有人,“哇”“哇”“哇”的声音却不紧不慢,接连传来,仍然不知所出。胡渔夫更是惊诧,再无心打鱼,专注寻找声音来源。又仔细听了一会儿,方才发现,原来就是从放鱼篓的浅溪水里发出来的声音。

胡渔夫仔细搜查,这片浅溪,只有这个鱼篓。“难道这条鲤鱼有问题?”本就对鲤鱼超乎寻常的重量很怀疑的胡渔夫,又把鲤鱼抱了起来,仔细打量。这又发现,鲤鱼的嘴巴正一张一合,只是不再有声音发出。不过,滴滴水珠像人的眼泪一样,正从鲤鱼的眼睛里流出来,胡渔夫暗暗吃惊:打了几十年的鱼,还没有见识过鱼儿哭泣流泪,此事必有蹊跷!

胡渔夫不敢怠慢,急忙把鲤鱼送到了山上寺庙,是福是祸,都得让法师拿个主意。说来也怪,披着袈裟的朱元璋刚从胡渔夫手中抱过去,这条鲤鱼就不再流泪,正对着朱元璋的目光,嘴巴张得更大更圆,还发出道道金光,一闪一闪地,很快吐出一坨东西,朱元璋捡起一看,发现正是自己丢失的玉玺。面对朱元璋的封赏,胡渔夫不恋官、不贪财,只求皇帝金口御封紫荆太平。朱元璋随口封赠曰,“紫荆渔溪沟,天干水旱不歉收”,并提笔写下“吉地落龙山”五个大字,龙登山因此而得名,山上的寺庙也因此更名“龙登寺”。

同样的,这个传说也经不起推敲。朱元璋虽然是乞丐和尚出身,但他当上皇帝之前,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淮西一带(安徽省的江淮地区),登基后也没有到过西南腹地。

建文帝朱允炆,逃难此山?

“久目寄遥情,今方促膝行。高深增素志,呼吸有新殸(qìng)。洞闭仙灵隐,岩崩古刻贞。悠然心会处,涧鸟隔花鸣。”这是清乾隆《江津县志》卷之十九《艺文》篇,收录的雍正癸卯(1723年)科江津举人,陕西咸阳县令潘治撰写的五言律诗《游龙登山》。诗前还有序文云,“兹山相传,以建文帝逊国后,经过得名。其东南之山有河滩名失印子,亦谓建文帝失玺于此,当日由蜀转黔入滇事。”又把龙登山这名与明建文帝朱允炆联系在了一起,并增添了一个叫失印子的地名来佐证。

确实,直到现在,云贵川渝都有不少有关建文帝经过或隐居的传说,比如沙坪坝区磁器口的前身龙隐镇、贵州安顺平坝县的高峰山、云南保山等。连清初历史学家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也有建文帝离京后,“附舟至京口,过六合,陆行至襄阳……十月……决意往滇”,次年元月抵达云南永嘉寺的记录。清张廷玉《明史·恭闵帝》(建文帝朱允炆谥号恭闵惠皇帝)“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的记载,也为这些民间传说“背书”。

不过,潘治在诗序中也提出了疑问,“未可知,苐(疑为‘帝’的误写)踉跄出奔,形踪自应诡密,肯怀宝示,疑乎?故咏中不及且辨,以晓惑焉。”文化服务志愿者们也认为,虽然云、贵、川、渝有关建文帝的传说源远流长,所谓建文帝的“遗迹”也层出不穷,但都缺乏确凿的证据,只能是传说而已。即使建文帝出逃巴、蜀、黔、滇是真的,其逃亡时必易服隐名,怎么可能会让民间一路知晓?

为此,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按“龙登山东南”“河滩”等关键信息,追踪寻找。“晒谷沟背后的矮岗岗上小庙旁,有一墩像官印的石头,约一两千斤重,就叫石印子。”永新镇石塔村原支书,今年72岁的陈国强老人边说边翻开《祁阳陈氏族谱》,“我们入川始祖陈知礼,字现策,在清初自贵州遵义军民府龙塘塆(属今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舟镇)迁蜀,住重庆府綦江县附里(含今古南街道原北渡乡、文龙街道原万兴乡,以及今永新镇、中峰镇区域)失印子坎上张家溪,地名旧瓦房……石氏妣,石公有琴,妣廖氏之女,殁葬失印子坎上新瓦房对面生基塆。”该谱民国十六年谱序中又将“失印子”记作“石印子”,充分证明,“失(石)印子”地名早在约四百年前就已存在。又由于綦江话中,“石”“失”同音,皆拼读为“se,入声”,当地文人将其雅化为“失印子”,又附会为朱元璋、朱允炆丢御印的传说。久而久之,有意傍皇帝声望的,故意捏起鼻子哄眼睛。懒得思辨的,就把这当真了。

在旧时,因为津、綦一带文人的认知水平受资料及时空限制,不可避免地诞生了龙登山的以上三个传说。(未完待续)

文图/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2| 0| 697559| 4584778|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404/17/56638be4-9b26-4502-80fc-518661d5cb88.jpg.1|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404/17/56638be4-9b26-4502-80fc-518661d5cb88.jpg.1| | 0| 56638be4-9b26-4502-80fc-518661d5cb88.jpg.1|

2| 1| 697560| 4584778|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404/17/2aaad9d7-d737-49dd-912c-574d3b5e2e99.jpg.1| https://qjszb.cqqjnews.cn/pc/pic/202404/17/2aaad9d7-d737-49dd-912c-574d3b5e2e99.jpg.1| | 1| 2aaad9d7-d737-49dd-912c-574d3b5e2e99.jpg.1|

大美綦江

版权声明: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旗下綦江日报、重庆綦江网、綦江日报数字报、重庆綦江手机报等媒体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如需转载或使用,须经本中心书面许可或授权,并须按许可要求标明出处。已获授权者如改动本中心刊发的文章或标题,敬请标明。
对不当使用者,本中心保留依法追究之权利。
精选图片
相约绿色 健康出行
一点一滴汇聚你我之力 ...
多彩綦江同心同梦,食 ...
文明礼让斑马线 一个 ...
推荐新闻
·第一观察·瞬间 | 中德领导人漫步钓鱼台 ·和音: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德关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西班牙文版阅读分享会在阿根 ...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五集政论片《解码长三角》第一集《擘画引领》 ·时政微观察丨“头等大事”的十年“功”与“略”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总理朔尔茨散步交谈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中德关系始终稳健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两国要从长远和战 ...
·长图丨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概览 ·《求是》杂志编辑部: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 ...
 
X
一起来挑错-向网站管理者举报本条信息有错

举报电话:023-87265530
举报邮箱:qj872655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