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 承办:重庆市綦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新华网重庆频道 华龙网

綦江天气预报:正在获取最新信息……

您的位置: 綦江首页>>社会民生>>
一个“闲”不住的人
——记綦江籍昆明市五华区军休干部杨修平
2024年04月08日 08:30:23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周铉 责任编辑:马小玲 作者:

昆明市五华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的杨修平,曾服现役36年,先后担任云南省军区纪检处、组织处处长等职,上校军衔。军休后,他主要生活于綦江和昆明两地。住在哪里,他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大家都称他是一个“闲”不住的活雷锋。

近几年来,杨修平被郭扶镇评为“郭扶好乡贤”,綦江区评为“最美捐赠者”“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最美志愿者”;被昆明市评为“最美春城银霞志愿服务之星”、助人为乐“昆明好人”。2023年12月,被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联合授予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称号。

(一)

最近几年,杨修平主要生活在綦江。2020年10月,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杨修平想到,綦江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还有多少,他们生活还好吗?随即,他来到区档案馆查找资料得知,全区当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共4859人,牺牲278人。现在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大多生活在农村,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于是,他作出一个决定:寻访志愿军老战士,写一本宣传志愿军立国之战、立威之战、立位之战的传承抗美援朝伟大精神的集子。

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们大都已是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他唯恐寻访不及留下遗憾。于是顶烈日、冒酷暑、披风霜,与时间赛跑,手拿“打狗棍”兼拐杖,深一脚浅一脚,爬坡、过沟、上坎,走进一个个志愿军老战士的家。在近3年时间中,他寻访了66名志愿军老战士,一直奔波在整理回忆录和编印出书的路上。

寻访时,他先留取了部分老战士的手印,后来感到他们的双脚不平凡,又留取了他们的脚印。据我了解,目前他是留取志愿军老战士手印和脚印第一人,也是留取建军以来人民军队老战士脚印第一人。

他还自掏腰包2万多元,编著了《最可爱的人——重庆綦江健在赴朝老战士的铁骨雄风》一书。该书出版后,产生了良好反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特地打电话询问此书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

(二)

杨修平生活在綦江,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积极投入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参与组建綦江区老战士报告团,并担任副团长。

近年来,他以“党魂国魂军魂撑起中华大地一片天,优秀华夏儿女甘洒民族复兴一腔血”“刺刀见红精神永远都是威震敌胆的法宝”“我是綦江人,我为綦江添光彩”为主题作宣讲,受到綦江父老乡亲的欢迎。有的社区、学校和企业等单位主动请他去作报告。

去年10月27日,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当年退役回乡的綦江籍退伍老兵创业就业培训,特邀他和另一位老干部去作报告。他讲孔子与弟子谈论粮食、军队和信仰三者哪个重要的故事。如保留一项是哪一项。孔子说:“是信仰。”讲完孔子的故事,他深情地对台下的退伍老兵说:“毫无疑问,信仰是第一位的。有了信仰,什么都可以创造出来。爱党爱国,情注大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激昂的话语,让老兵们热血沸腾,话音未落,掌声雷动。

在老战士报告团,杨修平除带头宣讲作报告外,还动员当地有影响力的老同志参与进来。区原政协退休干部全敬贵,是雷锋生前的战友,在沈阳军区工程兵第10团(后改称“雷锋团”)警卫排当战士,相互很熟悉,见面都会打招呼聊上几句。早些年他曾讲过雷锋的故事,但后来难见他在台上作报告的身影。去年2月,杨修平登门拜访全敬贵,请他再“出山”,续讲雷锋的故事。在杨修平的努力下,全敬贵不顾自己83岁的高龄,又重新走上讲台,讲起了雷锋的故事。

綦江老战士报告团的有关活动,先后得到《人民日报》《重庆日报》《中国退役军人》《中国火炬》等报刊杂志宣传报道。

(三)

杨修平的老家在綦江区郭扶镇双山村,村里从小屋基至小湾的一条公路,由于长年失修,路面坑洼不平,行人难走,车辆难行,下雨天出门更是让村民苦不堪言,是村民心中的“烦心路”。5年前,他先是捐款8000元钱,用于维修此路,后来又捐款3万元帮助路面硬化。

为协调修路,杨修平和他老伴与村委会的干部一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耐心细致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仅硬化了公路,两旁还安装了21盏太阳能路灯。公路连通小屋基与小湾,大家给这条公路取名“小小公路”。

夜晚看着明亮的路灯,村民许景海拿起手机给杨修平报喜说:“杨幺爷(排行老幺,当地人对他的尊称),您放心,路灯全亮了,亮堂堂的!晚上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逛逛马路了!”

邻近的高青公路,有一段路两旁住着近10户人家。看到“小小公路”的路灯亮堂堂的,大家一起商量,也要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得知这一情况后,杨修平当即捐款资助。

去年8月,郭扶镇龙泉村与贵州习水县泥坝镇飞龙村接壤的一座便桥被洪水冲毁。当得知渝、黔两个村决定集资在原址修建一座水泥桥时,杨修平主动与龙泉村党总支书记万清远联系核实,向其捐款修桥。

杨修平经常说,甘祖昌、张连印两位将军,回到各自的家乡为家乡作贡献,是我心目中的明星和偶像。我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始终要保持镌刻在骨子里不竭感恩回报的爱心。

(四)

“感激党的恩情至高无上。”作为党和军队教育培养出来的一名上校团级干部,杨修平经常这样要求自己。他爱憎分明,带头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不仅不要一分报酬,而且还倒贴。于是,有人不理解,说他是“老正统”“古板”“过时”“假正经”“懂不起”“不会玩”;有的则说他是“傻子”“另类”。但他都一笑了之。他说:“我要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去年12月29日,刚参加完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表彰会不久,他就出现在所居住的昆明市国防路小区院墙上。他所居住的老旧小区刚刚改造完成,然而各种废弃的电线、铁丝等还残留在墙上。只见他搭梯攀墙,把墙上残留的各种废弃物品清理得干干净净。随后,还把大门内外的砖头、纸板、塑料、水泥块、烂木板、烟头等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捡出来。

整整3天时间,虽然杨修平干得腰酸背痛,但换来的是大院的清爽、整洁、卫生。邻居们称赞道:“杨处长,你为大家做好事,太感谢你啦!”杨修平回答说:“政府为我们改造小区,我只是做点‘收尾’工作而已。”

在昆明杨修平所居住小区附近的大街上,不少广告牌、灯箱、遮阳伞、围栏撤除后,地面上留下不少地钉。这些“害人钉”,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粗有细,行人稍不注意就会被绊倒摔伤,车辆行驶易扎破轮胎。于是,他携带木柄钉锤,先清除国防路,然后扩大到顺城街、五一路、金碧路、东风西路等路段,先后清除了“害人钉”200多颗。为此,他强烈呼吁,在公共场所打地钉的施工人员,在工程结束时一定要把地钉清理干净,消除安全隐患。

通讯员 贺修平 何光顺

大美綦江

版权声明: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旗下綦江日报、重庆綦江网、綦江日报数字报、重庆綦江手机报等媒体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如需转载或使用,须经本中心书面许可或授权,并须按许可要求标明出处。已获授权者如改动本中心刊发的文章或标题,敬请标明。
对不当使用者,本中心保留依法追究之权利。
精选图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明之花处处开 和谐 ...
文明礼让斑马线 一个 ...
维护正道正义 打击反 ...
推荐新闻
·看图学习丨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 给农业现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有效投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 ...
·盛世修文|殷墟上新点亮“一字千年”奇妙夜 ·袁家军:加快推动数字重庆建设从重点能力向基本能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健康中国 ·AI时政画报 | 超级计算
·习言道|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AI时政画报 | 量子飞跃
·《第一视点丨平安的节拍》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 中华文脉
·【每日一习话】推进城乡环境整治 完善公共卫生设 ... ·盛世修文|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
 
X
一起来挑错-向网站管理者举报本条信息有错

举报电话:023-87265530
举报邮箱:qj872655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