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 承办:重庆市綦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新华网重庆频道 华龙网

綦江天气预报:正在获取最新信息……

您的位置: 綦江首页>>科教文卫>>
清明节,到石壕祭奠红军烈士英魂
2019年04月03日 16:28:57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周铉 责任编辑:孙振营 作者:张学成

清明忆先烈,鲜花寄哀思。

又是一年清明节,连日来,綦江市民纷纷前往石壕镇苗儿山麓红军烈士墓,祭奠英魂,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那么,你知道红军长征过石壕的故事吗?知道红军烈士墓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吗?近日,本报记者通过走访和查阅史料,为读者讲述红军长征途经石壕的历史,呼吁市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攻占遵义。

中共中央随即决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为防川军进犯,保证会议顺利召开,红一军团红一师在政委刘亚楼指挥下,攻克娄山关,1月10日,攻占贵州省桐梓县城。随即,红一军团林彪、聂荣臻、左权等军团领导派先头部队继续向贵州新站、松坎和綦江方向推进。

1月21日,红一军团8000多人在周恩来、董必武及军团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等率领下,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于1月21日下午到达石壕镇。

22日晨,红军开拔贵州。中央红军过石壕,造成佯攻重庆之势,确保了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实现了战略转移意图。党史专家认为,石壕扮演了遵义会议保卫者角色。石壕镇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重庆的唯一地方。

石壕镇位于綦江南部山区,平均海拔1400米,与贵州省习水县相邻,是重庆的南大门。如今,红一军团当年在石壕的临时指挥部遗址、红军桥、红军洞、石壕红军烈士墓等,都见证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红军与当地群众的鱼水情故事流传至今。

红一军团指挥部遗址今犹在

石壕镇中心小学内,有一座约100平方米左右的单檐悬山式屋顶老屋,由于年久失修,墙体表面混凝土脱落,大部分墙砖裸露出来,这些裸露的墙砖每一块上都烧制有“禹王宫”3个字。

据介绍,禹王庙建于清朝时期,占地9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天井布局,砖木结构。左右有两个厢房,庙里建有戏台、观音阁等等,是当时石壕地区最气派的建筑。上个世纪80年代,镇里为修建石壕镇中心小学,就把庙子拆了,现在仅剩下这间独屋。

据了解,1935年1月20日,周恩来、董必武随红一军团从松坎出发,于1月21日下午到达石壕。当时,红一军团的临时指挥部就设在禹王庙里。周恩来、董必武就是住在这间房里。附近操场,是当年红军放马匹等物的地方。红一军团在石壕只驻扎了两天。1月22日凌晨离开,开始准备“一渡赤水”。

周恩来、董必武等人路过这里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段经历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成武、邓华到綦江时还谈到过这段经历。

如今,綦江已将该遗址作为重点文物保护,该遗址的发现对梳理重庆市长征文化脉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红军洞故事世代流传

石壕镇梨园村一斜坡地上,有一个“油岗嘴岩洞”,洞口坐北向南,洞内面积约8平方米。这里就是当年村民李树清保护红军伤员的藏身之处,后来被村民们称着“红军洞”的地方。为了纪念红军战士,人们还在洞口的石头上刻下“红军洞”3个字。

据介绍,1935年1月21日,红军长征经过石壕时,农民李树清接受红军卫生队请求,收留了4名红军重伤员。红军离开后的第二天上午,李树清一家就把4名红军伤员背到山后的油岗嘴岩洞隐藏起来,他们一家就轮流给红军伤员送饭送水。这4名红军伤员都是外省人,分别姓杨、夏、刘、洽。一个月后,姓刘的伤员因伤口感染发高烧牺牲了,不久姓洽的伤员也去世了。李树清把他们埋在油岗嘴岩洞前面。两三个月后,李树清把活着的2名伤员背回家调养。1935年的一天,姓夏的红军告别了李家,从此杳无音讯。留在李树清家的最后一名伤员叫杨延河,伤好后继续呆在李家,1937年的一天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如今,“红军洞”的故事仍在继续流传。石壕镇还有很多当年红军战士与村民亲如一家人的动人故事。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红军桥留下红军足迹

红军桥位于石壕镇两河口,连接香树、高山两村。原名叫“两河口大桥”。该桥跨度19米,宽3米,桥身高约3米,始建于1873年的清代同治十一年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此桥为穿斗式木质结构风雨廊桥,用料为上乘的马桑树。约8米高的桥墩由石块堆砌而成,桥墩结实,桥身轻巧稳当。桥下溪水潺潺。

据了解,为佯攻重庆,给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提供战机,1935年1月21日下午,由周恩来、董必武率领的中央红军红一军团从贵州松坎出发,经箭头垭,进入石壕镇,路经两河口大桥。后来当地老百姓为纪念红军,把桥改称“红军桥”。

岁月峥嵘,沧海悠悠。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红军桥仍矗立在两河口上,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红军桥是一处可见证当年红军长征路经綦江的重要文物古迹。

石壕红军烈士纪念碑

红军在石壕牺牲了5名战士,一名是红军司务长。1月21日中午,红军大部队从箭头垭开向石壕后,被红军击溃的贵州盐防军姜金全残部,包围了在箭头垭检查军纪归还借用群众东西的红军司务长等3名后勤人员。在战斗中,红军战士一名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箭头乡人民政府建立了红军烈士纪念碑),一名负伤,司务长为掩护负伤的红军突围,负伤后落入敌手。盐防军对他施以“踩杠子”、“灌石灰水”、“烧烙铁”等酷刑,要他交代红军的行军路线、作战部署和自己的姓名、职务等。司务长受尽折磨,仍然坚贞不屈,未吐露半点秘密。21日晚,盐防军又将其捆送到羊叉龙门村牛角尖,吊在农民赵兴五坝子边的桑树上。此时正是数九寒冬,寒风刺骨,赵兴五见红军伤势严重,又饥又寒,趁盐防军狂欢滥饮之际,悄悄送去饭菜,示意喂他,司务长怕祸及农民,坚持不受,赵兴五只得端回饭菜。第二天,姜金全将司务长押到茅坝坪杀害。盐防军撤走后,当地村民将司务长尸体就地掩埋。

另有2名,就是1935年二、三月间伤重在农民李树清家牺牲的红军战士。

还有2名,是红军到达石壕时因伤势过重而牺牲的伤员。一名死于李汉坝的周家店,由农民王昌培等就地掩埋;一名死于石壕兴隆村,由当地农民杨玉林等将其生前所带军毯包裹遗体,掩埋于山疙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红军烈士的丰功伟绩,1964年、1966年和1972年,当时政府先后率领群众,将石壕乡境内的4名烈士遗骨集中迁葬在白果村,并在羊叉乡茅坝坪红军司务长掩埋处立碑纪念。1976年、1983年,在石壕场附近的苗儿山麓修建了简易的红军烈士墓,将5位烈士的遗骨迁葬于此。

1985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石壕红军烈士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綦江又对石壕红军烈士墓进行了修葺、扩建,墓地制高点屹立着高17.5米的“石壕红军烈士纪念碑”,碑上刻有聂荣臻、张爱萍题写的“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长征精神”、“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等大字。

记者 张学成

大美綦江

版权声明: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旗下綦江日报、重庆綦江网、綦江日报数字报、重庆綦江手机报等媒体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如需转载或使用,须经本中心书面许可或授权,并须按许可要求标明出处。已获授权者如改动本中心刊发的文章或标题,敬请标明。
对不当使用者,本中心保留依法追究之权利。
精选图片
运动成就健康 健身 ...
​勤俭节约多一分 ...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建 ...
文明旅游|綦江发出文 ...
推荐新闻
·学习语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特别策划丨创意微视频 ...
·时政微观察丨共享发展 建设美好世界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20 ...
·笃信笃行 真抓实干 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微观察|总书记关注的这个题目,有中国的未来
·凝聚合作共识 推动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向全球 ... ·天天学习丨20年前,习近平赋予浙江一把发展的“ ...
·习近平会见所罗门群岛总理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友好不分先后 只要开启 就会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俄都是世界大国 对人类发展 ...
 
X
一起来挑错-向网站管理者举报本条信息有错

举报电话:023-87265530
举报邮箱:qj872655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