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政府 承办:重庆市綦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新华网重庆频道 华龙网

綦江天气预报:正在获取最新信息……

您的位置: 綦江首页>>时政综合>>
从记者的视角看红色綦江
2019年07月17日 16:19:37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周铉 责任编辑:刘克洪 作者:陈正策

7月15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綦江,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近百名媒体记者在綦开展天的集中采访,追寻红军足迹,用镜头和笔触讲述长征故事,传播长征精神。

綦江,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过境重庆的唯一地方。经过天的采访,记者们对綦江的感受如何?他们对綦江在红色资源发展方面又有哪些好的意见建议?下面,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人民日报社重庆分社采编中心主任 崔佳

这次来綦江参加“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感触很深。一是对红军主力过綦江的史实有了更准确的了解,对其多方面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应该说通过红军主力过綦江,这几方面都有体现。二是感受到綦江在深入挖掘整理红军长征史料、用好用活红色教育资源方面,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希望綦江进一步利用好“红军主力过綦江”这一独特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优势,为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更丰富的载体,同时也为綦江新时代改革发展提供更持久的动力。

新华社记者 李龑

第一次到重庆便是追寻红军的足迹来到綦江,这对我个人是荣幸而难忘的经历。正如贺龙元帅所言,綦江是个好地方。綦江的美不仅在山清水秀,更在綦江的人和綦江的魂。从采访行程和材料中可以看出,綦江在努力地将每一位革命英烈的故事讲述好,将每一处革命遗址保存好。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的名字可能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将在綦江人的精心保护下与世长存。

革命战争年代,綦江孕育了王良将军等革命先贤,红军过綦江,更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相信在长征精神的引领下,綦江干部群众一定会继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将家乡建设得更美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綦江力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记者 柴丹枫

在来綦江之前,我并不了解綦江,对红军在綦江的这段历史也并不了解。但来綦江之后,尤其是在参观石壕红军烈士墓后,我了解了这里的故事。中央红军长征到綦江,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红军的压力,保卫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意义重大。

在红军烈士墓内,碑林有一块刻着“国魂”两字的石碑,让我印象深刻。红军把人民的利益刻在自己心中,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新中国,这个国魂永远刻在我们心里。

光明日报记者 刘华东

在了解到王良的生平事迹后,我建议改编成一部影视作品,以文化产业的方式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尊崇英雄烈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显得更加重要。

在采访期间,最深的感受就是当地群众几乎人人都知道一段红军故事,尤其是那位牺牲的无名司务长,很多村民都能聊几句。尽管红军在石壕镇驻扎的时间非常短,但是在这里却扎下了根、留下了魂。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红军精神仍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需要将人们口耳相传的长征精神转化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动力,扑下身子踏实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綦江力量。

经济日报记者 吴浩

綦江是个好地方,干净整洁,十分宜居。人们的精神风貌和城市面貌都值得称道。尤其是长征中,中央红军经过綦江,给綦江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成为綦江人共同的红色记忆。

对于红军桥、红军烈士墓等红色资源,建议多加保护、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感人故事。同时,要加强党史的研究工作,在已挖掘的红色资源中,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要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发展好,让红色资源得到更好地传承。

红色綦江,是綦江的一道亮丽名片。綦江生态环境好、红色资源丰富,又是重庆的工业基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统筹多方面资源实现协同并进,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之城。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今年6月,我曾在江西于都和媒体同行重走长征路。风雨中的5公里山路,崎岖、蜿蜒、陡峭,令人胆战心惊。这次在綦江区石壕镇再走长征路,我发现4.5公里的山路和上次相比,危险程度更甚,走完全程历时两个小时,几乎每一位媒体同行都是手抖、腿抖、面红耳赤。

我想,我们走的4.5公里的长征路,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是微不足道的,红军当年行军途中的艰辛程度也是我们不敢想象的。作为媒体记者,我们应该用手中的笔,深入挖掘红军故事,让万千读者感受到红军精神的万古长青、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7月15日采访完回到住处已经是晚上6点了。面对近4000字的稿件任务,我只有立即投入工作状态。16日,我的稿件在重庆日报以头版消息+5版整版的形式刊发。看到成果后,我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一切感动都应该被铭记。

重庆广电集团记者 刘泯尧

中央红军过綦江,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红军司务长的故事。司务长因为发现有老百姓的物品尚未来得及归还,于是决定再返回归还老百姓的东西,但是在归还的路上被国民党盐防军抓走,最后被残忍迫害。

正是因为司务长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才会有綦江人民自发为红军修建烈士墓。长征永远在路上,再走长征路是与大家一起重温这一段壮丽史诗,通过亲身走长征路来感受历史的共鸣,帮助我们凝聚新时代新长征的力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纪文伶

此行感触最深的是淳朴善良的綦江人民对于仅仅过境7天的红军,竟有如此深的感情,自发怀念了一代又一代。

赵福乾父子义务讲红军故事,李树清一家无私照顾受伤红军……心怀感恩,一往情深,足以可见红军真正是一支可敬的队伍,才得以如此拥戴。如果不是亲耳聆听,无法真切感受到这样动人的故事。作为媒体人,在这样的活动中,“四力”能得到充分锻炼,也有助于未来宣传好綦江这片红色热土,我也会自豪地跟外地朋友讲红军在綦江的历史、司务长的故事、王良将军的传奇。

华龙网记者 伊永军

这次到綦江来“再走长征路”,对红军当年长征的壮举和“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长征对我而言,只是书本上的叙述,影像里的展现。而亲身参加了这次活动后,长征则变成了一次真实的触摸。

亲临红军洞,在这样狭小潮湿的环境中,现场倾听当年村民救助红军伤员的故事,脑海中会浮现出当地群众是怎样在这样的条件下,每天冒着风险来给红军伤员送饭送药,送木炭取暖的场景;踏上红军桥,望着桥下潺潺的河水,会设身处地地想,如果自己是当初过桥大军中的一员,行走在桥上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对革命的前途和未来是充满了不确定,还是充满了热情和希望。如果自己是住在桥头的当地群众,看到有这样一支几千人的队伍从桥上走过时,心中是否也曾产生过担忧和恐惧?而看到这支队伍驻扎在石壕,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还帮老乡劈柴担水、打扫院子时,是否也盼着能加入这支队伍,共同去为中国的未来去抗争。

总之,正是由于亲身参加了这次“再走长征路”,让红军战士的形象和长征精神变得鲜活具体饱满起来,由过去眼中的“长征精神”演变成了心中的“长征精神”。

当代党员杂志社记者 赵青

从石壕红军烈士墓出发,到红军长征路,再到红军桥,沿着先辈足迹,感悟那颗赤诚之心。瞻仰石壕红军烈士墓,被信仰坚定的形象打动;重走当年红军长征路,被矫健有力的脚步触动;踏寻红军走过的木桥,被团结自律的精神感动。

那颗赤诚之心,是对信仰的坚守,是对理想的坚定,是对百姓的护爱,是党的初心。向红军战士致敬,向长征精神致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媒体人,要用心讲好故事,用笔记录时代,铁肩担道义,传递正能量!

记者 陈正策 付毅 成蓉 张学成 王京华 周媛媛 谢天娇

大美綦江

版权声明: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旗下綦江日报、重庆綦江网、綦江日报数字报、重庆綦江手机报等媒体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表格,如需转载或使用,须经本中心书面许可或授权,并须按许可要求标明出处。已获授权者如改动本中心刊发的文章或标题,敬请标明。
对不当使用者,本中心保留依法追究之权利。
精选图片
运动成就健康 健身 ...
​勤俭节约多一分 ...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建 ...
文明旅游|綦江发出文 ...
推荐新闻
·时政微观察丨共享发展 建设美好世界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20 ...
·笃信笃行 真抓实干 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微观察|总书记关注的这个题目,有中国的未来
·凝聚合作共识 推动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向全球 ... ·天天学习丨20年前,习近平赋予浙江一把发展的“ ...
·习近平会见所罗门群岛总理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友好不分先后 只要开启 就会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俄都是世界大国 对人类发展 ...
·习近平会见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
 
X
一起来挑错-向网站管理者举报本条信息有错

举报电话:023-87265530
举报邮箱:qj87265516@126.com